新闻资讯 > 行业资讯 > 毁灭下一代,外卖成头号杀手?不存在的

毁灭下一代,外卖成头号杀手?不存在的

2017-09-28 17:44:57 已有3854人浏览

近些年外卖发展迅猛,市场数据显示,2016年外卖市场整体交易额达1700亿元,总单量达33亿单。由于外卖包装多使用塑料袋和塑料餐盒,必然地会产生塑料垃圾。于是乎,近期一篇叫做《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的文章流传甚广。一时间,舆论将外卖平台推上了风口浪尖。

9月初,百度外卖、饿了么、美团外卖的主体公司分别因环境污染责任纠纷被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简称重庆绿联会)诉讼至法院。而在这背后,是外卖行业迅速扩张带来的环境污染难题。

外卖平台何以成众矢之的?外卖每天产生的垃圾到底有多少?

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上外卖用户规模达到2.95亿,较2016年底增加8678万,增长率达到41.6%。该《报告》同时提出,食品安全和送餐交通安全仍是外卖行业面临的两大发展难题,但并未涉及外卖餐盒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然而根据饿了么、美团外卖、百度外卖提供的数据,三大外卖平台全国日订单量约在2000万单左右。若按照每单外卖使用1个塑料袋、2个外卖餐盒、1双一次性筷子计算,则三大外卖平台每天消耗2000多万个塑料袋、4000多万个外卖餐盒,以及2000多万双一次性筷子。

这些数字意味着什么?有媒体用了一个更形象的表现方法:每天所用餐盒摞起来足以从地球到国际空间站转3个半来回;按每个塑料袋0.06平方米计算,一天消耗的塑料袋可铺满168个足球场。

你丢掉的外卖餐盒去哪儿了?

沾了油汤的塑料餐具,没人会收,也卖不出去,最终的结果就是进垃圾场。


进入垃圾场后,这些塑料制品会被集中回收处理。垃圾中的一些塑料袋会被分拣,这些物质会在后面的风选环节,通过风力的吹吸集中起来。

但无论是人工拣拾环节,还是风选环节,都只能将极少部分的塑料垃圾分离出来,而没有被拣拾出来的塑料垃圾,都被直接焚烧或填埋了。在我国,塑料一次性餐盒的去向有三个,回收再利用、焚烧和填埋。

对于焚烧处理的方式,公众普遍的疑虑是,塑料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环境。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专家表示,PP(聚丙烯)这种材质因为不含增塑剂和氯离子,焚烧是不会产生二噁英、多氯联苯等有毒气体的,也不产生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微量石油烃焦化物对炉体运行也不产生影响。

塑料袋危害确实很大,可能会毁了我们的下一代,但全归罪与外卖,是不是忽略了什么?

在舆论的误导下,仿佛外卖已经是环境的一号杀手了,那你离不开的快递、手机、空调呢?

国家邮政局统计,2016年中国全年快递量313.5亿件,年人均快递23件。光是打包快递一年使用的胶带总长,就有3.3亿卷,可以绕赤道425圈;一年消耗的包装箱就有99.22亿个,每年使用的不可降解塑料袋约68亿个;

常用的服装包装盒是7号快递箱,一个包装盒展开后的面积大约为1平方米,一年的包装箱正好可以铺满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现在的包装箱多为瓦楞纸,每个包装箱重约100克,快递盒每用掉一吨纸,就需要砍伐20棵20-40年的大树,同时消耗1500升燃油。保守估计一年使用的纸箱重量为100万吨,需要砍伐2000万棵20-40年的大树,减少森林面积160万平方米。而这些纸箱的回收率仅为41%。因此,即使通过回收,我们一年耗费的快递箱,也相当于减少了11个大兴安岭的面积。

作为空调制冷剂的氟里昂,全世界年排放量为 180 万吨,即使换成环保型制冷剂,对环境的污染也仍然存在。环保部门曾经提到,我国建筑耗能约占社会商品能源总消费类的25%,其中建筑空调系统能耗约占建筑能耗的50%。空调已经成为耗能大杀手。还有现如今人手一部的手机。实际上,废旧的手机电池才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块废电池可以污染6万升水,相当于3个标准游泳池。多打一局农药,就缩短了20分钟的手机寿命,你离手机电池报废、为污染水源又尽了一份力。

2016年中国手机销量20.5亿台,等这一年的手机报废,这些手机的电池将会污染11942个西湖,要知道,连北京市电池回收率都不足2%……

所以,一味把垃圾围城归咎于外卖,非但无助于改善情况,反而容易让我们忽视最值得关注和最亟待解决的问题。那些呼吁减少订外卖甚至取缔外卖平台的人,也很可能并非是对外卖垃圾深痛恶绝,而仅仅是因为他们基本不点外卖。同样地,尽管快递和手机带来的环境污染更严重,但由于这年头戒网购戒手几乎不可能,我们便极少看到有因为污染问题而抵制快递和手机的论调。

当今的中国,的确需要一些声音来唤起大家对环保问题的重视,但我们需要的,绝不是“外卖毁掉下一代”这种标题党和伪科学。

江湖CMS是国内知名的O2O系统CMS开发商,外卖O2O系统、婚庆门户系统、家居门户系统更多O2O生活服务系统资讯请关注:http://jhcms.com

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