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某某平台挖成了融资,在2015年生鲜行业的融资的确非常热烈,不过到了2016年,融资好像也不那么容易了。某家超级大牛公布消息说获得好大的融资,不过他们的经营现金流其实超级紧张,甚至几条腿走路的其中一个O2O板块已经算是暂停了。
生鲜O2O领域的投资和创业,其实不外乎集中在产品思路、平台思路、第三方服务思路,当然也有混业思路,可是无论任何一个办法,在经历了过去一段周期的运转,即便是看起来在某个行业拥有领头羊的优势公司,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也是折腾了时间和资本后搞的一地鸡毛。
回过头来看,定位特别重要,我们曾在早先希望基于同城生鲜配送投资一个物流平台,当时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合作的第三方物流的发货效率解决不到我们自己的订单配送,考虑到配套需要就开始调研做。
但是这个项目经过8个月的模拟运行之后最终决定停掉,一开始这个项目做了基于分享经济模式的技术后台,但是在试运行期间,并没有做出生鲜的特色,而同城生鲜在抢时间之外要提升服务水平,后来我们再测算的时候,配套解决自身的问题可以,但是和我们交给第三方来对比,成本也没有优势。
生鲜行业的上游产品环节非常不标准, 比如国内的橙子现在大家都看到旗子是褚橙,但整体即便是标准化程度远高于国内的各种进口橙,一旦进入流通环节,B端都面临再包装和分拣的过程。
生鲜O2O的定位有自己的特殊性,如果一开始不知道要做什么,换句话说,利润的来源究竟是哪里?一定要明确,做平台还是做产品,做服务还是做配套?2B还是2C?无论是对于超级全平台还是小创业公司,我都认为“小而美”更有机会,是突破口。具体来说,做产品就集中在几款产品上,用爆款思维去做,然后第二轮再带动更多品。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平台,比如本来生活,刚刚落脚北京的时候,也是“小而美”打开了局面,最出名的是“褚橙进京”。至于做服务做配套的,瞄准核心某一个痛点就好了。这个行业需要专业主义,专业化生存。
多数生鲜经营的梦想基本撑不起全产品链,为什么说生鲜小而美是出路?无论是基于专业性、资金还是管理能力来讲,这条路都相对更容易打开这个行业的大门。
其实,我们看到那些用世俗的观点看起来是失败的案例,依然十分佩服他们的团队,至少他们敢于尝试,尽管他们获得了并非理想的结果,可是这结果也不过是阶段性的,只要没有停止折腾,这过程可能就是一场实战的EMBA课,真正的机会仍然在前方!
外卖O2O系统,商圈O2O系统,O2O门户系统详细可访问http://www.jhcms.com/
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江湖科技更多动态: